春节期间熊孩子拿父母手机玩游戏,乱花钱购买游戏装备的现象层出不穷,数十名家长反映自己遭遇网游公司高额扣费。
近日,部分家长代表组建了“湖南反网游欺诈吸费联盟”,求助律师抱团维权
长沙一熊孩子“坑妈” 玩手机游戏花掉8000余元
而和这个熊孩子家长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十多位家长,他们的孩子因为玩网络和手机游戏,虚拟充值达到了数千到数万元不等。
11岁女孩玩妈妈手机 八天扣费八千元
宋女士的女儿今年11岁,从1月22号到30号期间,她所玩的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就通过宋女士的手机,扣费近8000元。
在律师的协助下,家人们组建了维权群,集体向省消协投诉,认为网游公司存在诱导欺诈消费之嫌。经过数日沟通,事情也有了最新进展,一些家长已经收到了游戏公司退还的部分费用。
律师积极协商 部分家长退费被受理
时隔十几天,宋女士收到了腾讯公司打来的4000多元退款。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买卖行为是无效的,可以要求无条件退货。而像宋女士的女儿,已经超过了10周岁,但还不到18周岁,家长也有监管责任,但可以举证:比如游戏方是否验证过玩家有没有成年,游戏充值费用从哪里来等。
网络公司推出成长守护平台 家长可设“门槛”
2月16日,腾讯公司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正式推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之“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系列服务(http://jiazhang.qq.com),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这将成为当前国内互联网游戏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
从平台首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提醒、查询、设置”为核心的主要功能界面:
提醒:可同步孩子游戏进出、消费信息。
查询:可查询孩子游戏进出、消费清单。
设置:可设置孩子游戏时长、消费额度。
而使用这些功能的前提,则是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账号等信息的关联。
首先是验证家长手机:
其次是添加孩子的QQ。如果孩子没有QQ,需家长帮助进行申请注册:
最后是填写孩子的身份证信息:
信息确认无误后,家长即可对孩子进行游戏账号、游戏消费等方面进行监护。
目前,律师正在对“湖南反网游欺诈扣费联盟”微信群内的近百名家长的诉求进行整理,并帮助符合情况的家长进行维权。符合诉讼标准的,会依法起诉。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