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发布APP软件也要实名认证后,不少用户都担心,如果每一个APP都要提交身份信息,如何确保用户个人隐私安全?APP实名认证后个人信息到底该怎么保护呢?
授权登录能否行得通?
在APP实名制公布后,有人提出,是否可以用已经实名认证的APP,比如微信、支付宝等,授权登录来绕开各种陌生APP实名制?
对此,法律界人士认为,这招行不通。用户在使用第三方账户进行某APP注册或登录时,实际上是使用了授权开放标准协议,允许用户让第三方应用访问该用户在某一网站上存储的私密的资源(如头像、昵称等),而无需将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第三方APP。因此,消费者在利用微信等账号登录其它APP时,其它APP只能获得消费者的头像或昵称的基本信息而不能深入进行实名认证。
新规施行后,消费者仍需要在第三方APP上重新注册,比如补充手机号码等,确保第三方APP也能遵守“后台实名”的规定。
APP最好分类隔离管理保安全
既然新规后每个APP都要后台实名,那么用户如何防止信息泄露,尤其是资金安全?您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就像很多人微信账号有工作号和生活号,建议APP最好分类隔离信息管理,分成涉及资金类的APP和一般APP,设置两套不同的账户和密码。
2.建议将APP区别不同的安全等级并设置不同的账户密码,可防止连环盗号。下载APP时最好从官方网站上下载或通过合格经营的第三方应用市场下载并适当查核发布者的资质,在平时使用APP时不要随意登录假Wifi,随意涮二维码,不经查核就登录钓鱼网站,以及图贪便宜购买假冒的移动终端硬件等。
3.山寨APP或存在窃取个人信息、恶意扣费等问题,建议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对于陌生的APP最好提前了解甄别,以防落入山寨陷阱。遇到山寨APP欺诈的,及时予以举报维权。
4.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下载手机应用要认准知名应用商店,安装应用后查看应用开放的权限,读取通讯录、读取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尽量关闭。
APP实名认证个人信息怎么保护,希望上述介绍的四招能帮助大家防范个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