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商业平台与产品部总经理程昱认为,“微商”与“微电商”,一字之差的背后,二者很大的不同在于,微商采取的是层层分销的模式,导致卖家买家利益伤害大,消耗了行业信誉度。而微博的微电商则要依靠信用体系,以弱关系为基础,用户兴趣为导向的方式做电商。
进军“微电商”,微博给自己的定位是专注于连接商品和消费者。例如,微博不做闭环,微电商的最终交易、现金流、物流、售后等由合作平台完成。
而向电商进军,微博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移动端用户规模和兴趣社交关系。
微博公司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1.98亿,其中86%来自移动端,同时有4500万用户的微博账号和支付宝绑定,可以在微博上直接购买商品。
另一方面,伴随着微博持续推进垂直化战略,引导用户建立以兴趣聚合的关系链。基于兴趣的社交关系,能参与到用户发现商品的过程中,进而影响其消费决策,这正是社交电商的重要一环。
相比其他移动社交电商平台专注于交易,微博“微电商”更侧重于商品推荐。目前商品链接必须来自天猫淘宝和微卖等重点第三方合作伙伴,今后微博达人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器直接发布自己推荐的商品,并添加推荐理由、库存量和商品链接等信息。
同时,这些商品将在微博橱窗展示,用户可以在微博收藏商品或加入购物车,也可以通过中间页购买而无需跳转至其他应用。
如果推荐的商品是其他商家提供的,达人可以根据事先与商家的约定获得分成,并且不参与交易过程,用户购买商品后的物流、售后等都由商家负责。
由此不难看出,微博依靠电商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广告和电商平台的交易分成。据介绍,目前微博信息流广告已向所有用户开放,达人可以通过原生广告增加商品曝光。
至于如何避免此前微商面临的门槛低,缺乏监管,鱼龙混杂,从而引发的质量、售后服务、虚假宣传等问题。
程昱表示,微电商主要通过三步规避:一是将有诚信体系的介入,如根据微博社交信用等对商家进行分级等;二是,第三方平台在商家的商品上架时进行审核;第三点则在于“口碑”。
“达人一旦在微博卖假货,很快就会引来骂声一片,对于那些依靠口碑逐步积攒起大量粉丝的达人来说,犯错成本很高。”程昱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