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如果想要预防鳜鱼得病,必须在整个养殖阶段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首先,需要严把苗种关
要坚持自繁自育的路子,在繁殖时每隔2年要更换1次亲鱼。亲鱼的选择,最好是一半是自育的,一半是外面购进的健康亲鱼,避免近亲交配。外购的亲鱼一定要健康,活泼,无伤,无虫,无畸形,体态丰满,体色鲜亮,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苗种。
对于从外面购买的鳜鱼苗,要选规格一致,游动活泼,育苗池或盛苗容器内无过多粘液、污物的苗种。
其次,运输、放养要精心
鳜鱼苗不宜长途运输。有活鱼运输车的还能长途奔波,但也要选择凉爽的清晨或夜晚进行,不要在炎热的中午上路。运输装车时要轻拿轻放,切忌人为造成机械性伤害。
苗种放养时,操作也要轻,还要带水操作,注意盛苗容器和鱼池之间的温差不要超过3℃。如果温差大,不要急于放苗,先慢慢用池水调节盛苗容器内水温,待温度差不多时,再放苗。从外地购进的鳜鱼苗,入池前要用2%一4%食盐水浸泡鱼体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如果发现鱼苗躁动不安、上浮不止等现象,要立即放养。
第三,池塘要彻底清塘
养殖鳜鱼的池塘必须按要求清塘。把过多的淤泥挖出,池底要干池暴晒,晒硬。放养鱼苗前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蓄水后最好在池四周移植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金鱼草、鸭舌草等,不要大叶的漂浮植物(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等)。
第四,保持水质清新
鳜鱼偏爱瘦水,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最好是长流水、微流水。如果是静水池,就必须常换水,夏季2—3天1次,每次1/2左右,春季、秋季1周1次。不用污染的水源,不用工农业污水和生活汇水排入的水源,最好是井水,还要经充分暴晒增氧。池塘要各有增氧机,随时准备启动增氧。网箱养鳜鱼要选择水瘦的水库、湖泊、河流等,要长年保持较高水位和流水环境。
第五,投喂要做到“四定”
“四定”是指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投喂两次,上午7—8时和下午6—7时,不要随意改动;日投饲量为5%—30%,根据鱼的生长阶段、水温情况和吃食情况加以调整;饵料鱼一定要新鲜,活饵更好,现在有的地方据说已驯化鳜鱼摄食冰冻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这些饵料一定要保证新鲜,不能变质腐败;投喂冰鲜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要固定地点,不能一天一个地方或者随意改动地方。
第六,卫生管理要做到“四消”
“四消”是指对鱼体、池塘、饵料鱼和工具的消毒。
(1)鱼体消毒 鳜鱼亲鱼、苗种在放养前要用浸泡法消毒,药物使用2%一4%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2)池塘消毒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3)饵料鱼消毒 目前养殖鳜鱼除了在幼苗阶段投喂的“水花”不需要消毒外,其他生长阶段所喂的不同规格饵料鱼,都必须消毒。消毒方法也是浸泡法。药物常用8克硫酸铜溶解在1立方米水中浸泡20分钟,或用20克高锰酸钾溶解在l立方米水中浸泡20分钟。浸泡药物必须现配现用。
(4)工具消毒 饲养鳜鱼的各种工具,最好1个池子1套,分池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发病鱼池使用过的工具将病原微生物传播到其他健康无病的鱼池中去。如果不能做到1池1套,应将工具消毒后再使用。一般网具用10克硫酸铜溶解在1立方米水中浸泡20分钟,待干后再使用。木制工具用5%漂白粉溶液洗刷后,用清水冲洗几遍再使用。大型工具每次用后要在阳光下晒干再使用。
第七,经常用药物预防
鳜鱼苗种培育阶段,适宜用挂袋法预防疾病。常用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把药物装在竹篓、双层纱布袋、塑料袋(装药后,用锥子扎几个小孔)里,每袋(篓)装漂白粉100克或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40克,每200立方米的水体挂1袋(篓)。袋(篓)中药物要求在5小时以上溶解完。
成鱼养殖阶段可以用泼洒法预防疾病。一般使用福尔马林、孔雀石绿、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和高锰酸钾,轮流交替使用,每10—15天用药1次。使用浓度一般为:福尔马林25毫升/立方米,孔雀石绿0.05克/立方米,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克/立方米,漂白粉1克/立方米、高锰酸钾l克/立方米,食盐0.05%或0.1%,在网箱中泼洒预防疾病时,宜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与食盐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