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快速兴起,那么以短视频为主的各大新媒体为什么能这么快火起来呢?短视频和文字内容比有什么优势?
差评君觉得这和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关系。
几十年前,总有文字工作者说这是个读图的时代,大多数人比起长段文字,更愿意看简单明了的图片。
因为人类的大部分信息获取其实来源于视觉刺激,这种刺激对大脑来说更加直接。
而文字则是语言的承载,阅读的过程中多了一步语言处理。
图片的理解效率太有优势了,因此人们倾向于读图。
这也是漫画能火起来的原因。
那么视频呢?
就是连起来的图片,也远比文字的刺激更加直观。
但是视频的数据量太大,没有非常完善的网络服务是很难作为一个随时能获取的信息载体的。
但短视频不一样,较短的长度让这类内容非常“轻快”。
新媒体战胜了传统纸媒,是因为智能手机成熟发展,人们随时可以打开手机利用一点点碎片化时间去获取信息。
那么,移动通信建设越发完善,流量也没那么贵了的今天,短视频靠着这种直观的刺激方式给文字类内容带去了很大的冲击。
比如说下面这种内容,看文章可能要花5分钟,一个短视频1分钟差不多就能讲明白。
其实这种形式的内容创作和消费平台,抖音,快手,秒拍都不是第一家,而是第二张截图中,已经凉了的短视频鼻祖Vine。
Vine在2012年6月成立,主打只有6秒的短视频,同年10月份被Twitter收购了。
内容主要是搞笑类为主,因为6秒时间很难去做技巧分享,教学类的视频。
画风各异,有这种逗逼风格的↓
Vine当时在日本,很流行这种整人视频↓
连老师都不放过
另一个卖点,就是视频可循环,因此有人靠这一点做出了非常惊艳的效果。
说实话,差评君觉得这都能算短视频艺术了~
一开始,它就和我们的抖音快手一样,火得不行。
有的人本来不玩儿社交网络,因为Vine被带入了坑。
Twitter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的流量。
这样一个互联网热门事物一下子多了很多模仿者,Instagram和Snapchat也推出了短视频服务。
而Vine呢?
首先不注重几个内容生产者,搞得他们纷纷转投其他平台。
其次软件升级上好像也不太上心,用户体验也被超越了。
Twitter看着这收来的儿子太不上进了,干脆就掐死了。。。
尽管后来Vine又复活了,功能做到了一个叫Vine Camera的APP里。
但用户评价一直都不太好,在美国区的App Store里,Vine Camera的评分只有1.4分。
因此,这玩意儿估摸着是很难再起来了。
差评君提起国外的短视频市场,是想说,我们很可能只是在经历他们以前经历过的事情。
短视频确实突然非常火爆,但是时间一久,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同时会稍稍降一些热度。
最后,兼并,收购,等等资本游戏大量介入,最终会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
最终会慢慢稳定,就和现在的Instagram和Snapchat,有可观的用户量,但不会完全占领整个互联网。
因此,差评君觉得,短视频将会在我们的互联网内容中占据很重要的一块,但不会替代文字。
就像书籍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替代,只是和其他形式的内容载体并行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