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未央猪曾被广泛关注,如今马云也要养猪了,而且声称比丁磊更懂养猪,提出了更为高级的AI养猪方法,那么马云的养猪方法有什么特别呢?一起来关注下吧!
3月28日的深圳云栖大会,阿里云和四川特驱集团合作研发的“世界首创的AI养猪”,将人工智能、云计算、视频技术、语音技术引入养猪产业。
“我们通过猪的行为分析、叫声识别、温度感知等十项技术,辨别每天有多少母猪生产了多少小猪,哪个小猪被压而求救,又有多少小猪生病,”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介绍,通过这个体系,可以提升小猪出生后健康成长的比例。
原本,四川特驱集团养了1000万头猪,如果按照传统的人工养殖“已经没办法养了”,因为依靠人眼根本数不清共有多少头母猪、多少小猪出生,还有一些小猪刚出生就被母猪压死了。
AI能自动分析记录数量,判断顺产还是助产,在小猪被母猪压住后,人通过尖叫声判断小猪的存在,及时解救。
此外,AI基于机器视觉技术为每一头猪建立一套档案,包括猪的品种、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等。这些数据被用于对猪的行为特征、进食特征、料肉比等进行分析。
“每年每头母猪多生崽3头,死亡淘汰率降低3%”,胡晓明宣布这个结果时不无自豪:“中国基本上所有的养猪企业都在跟阿里云联系,希望能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养猪的流程当中。”
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称:“每年中国的生猪消费是7亿头,稍微有1%的提升就是巨大的量。”
在养猪技术的改革上,丁磊已经被马云超过了。而在物联网的布局上,阿里暂时领先第二名一大截。
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阿里云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47.6%。
“过去20年的互联网是‘人联网’,未来20年的互联网是‘物联网’。”胡晓明会上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全面进军物联网。
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l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新的主赛道。
▲KW STUDIO
物联网是什么?其实是将整个物理世界数字化。比如汽车、道路、工厂、垃圾、下水道……被抽象至数字世界,连到互联网上,实现“物”“物”交流,“人”“物”交互。
物联网除了能让母猪多生崽3头、降低死亡淘汰率外,还能应用在智慧城市里。
比如阿里云和无锡市政府合作,在鸿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物联网小镇,将31类应用接入统一的物联网平台。
在江苏,阿里云与无锡合力打造的中国首个物联网之城——鸿山小镇,已经实现了城市的智能管理:传感器提前发现火情,智能交通缩短消防准备时间;水管爆裂后快速定位,抢修时间缩短77%;路灯自动调节亮度,降低40%能耗;装有传感器的井盖和广告牌可动态感知位置状态,发现险情及时预警……
迄今,阿里云平台现有205套行业解决方案及37套通用解决方案,涵盖农业、工业、政务服务等行业。
据PingWest品玩不完全统计,阿里云已经渗透到以下场景:
政务服务:云上贵州有将近612个政务应用在阿里云平台上,浙江省有57个省级政务系统3600多项业务流程在阿里云上。
天文:在国家天文台的10亿个天体数据被放在阿里云平台,并面向全世界公众开放。
票务:今年是阿里云和12306票务系统合作的第四年。
公共交通:去年,阿里云和首都国际机场合作,通过人工智能,打造航空大脑,为停机提供最优决策。
新零售:阿里云将茅台2800个经销商数据打通,建立了一个全透明的分销系统。
物流快递:目前对于中国邮政集团来说,除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外,其它业务系统都已迁到阿里云上。
制造业:阿里云通过整个朝阳轮胎制造链条数据采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良品率提升5%。
高端生物:阿里云已经和华大基因合作了三年。
在物联网的体系里,互联网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能力。“放眼整个经济体,还有很多沉睡的产业,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累积数据的。”闵万里介绍。
数字经济的转型才刚刚开始,胡晓明认为“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持续创新是20年”。
而物联网技术不仅革新养猪业,也将给人类带来福祉。